第3课_TCP可靠传输和流量和拥塞控制
热度🔥:16 免费课程
授课语音
TCP协议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互联网协议栈中的传输层协议之一,负责在网络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它通过多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与高效传输。
以下将详细介绍TCP协议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
1. 可靠传输
TCP协议的可靠传输是通过以下机制实现的:
1.1. 序列号和确认应答
- 序列号:每个TCP段(Segment)都包含一个序列号,表示数据的顺序。发送方为每个字节分配一个序列号,接收方根据这些序列号将数据按正确顺序重组。
- 确认应答: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会发送一个确认报文(ACK),表示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列号。发送方根据确认报文确认数据是否成功传输。
1.2. 超时重传
如果发送方在特定的超时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应答(ACK),它会认为数据包丢失或发生错误,并重新发送该数据包。这是确保数据不会丢失的关键机制。
1.3. 校验和(Checksum)
TCP使用校验和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损坏。发送方计算数据的校验和并将其附加到数据包中,接收方接收到数据后也计算校验和,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1.4. 确认号(Acknowledgment Number)
TCP接收方在确认报文中返回一个确认号,表示接收方已成功接收到的字节的序列号。确认号指示接收方期望接收的下一个字节的序列号。
2.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的目的是避免发送方发送过多数据,导致接收方的接收缓冲区溢出。TCP通过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
2.1. 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
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管理数据流的传输。在TCP连接中,接收方会告知发送方它的接收窗口大小,即它能处理的最大字节数。发送方只能在窗口范围内发送数据,以防止接收方的缓冲区溢出。
- 窗口大小:接收方会在ACK中告知当前可以接收的数据量,发送方根据这个信息调整发送的速率。
- 窗口滑动:每次接收方确认了一个数据包后,窗口就会向前滑动,表示接收方已经处理过的数据可以被丢弃。
2.2. 流量控制的作用
流量控制确保了发送方不会发送超过接收方缓冲区的处理能力的数据,从而避免了网络的拥塞。
3. 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是TCP协议的另一项重要机制,旨在避免过多的数据流入网络,从而防止网络发生拥塞。TCP通过动态调整发送速率来应对网络的不同负载。
3.1. 拥塞控制算法
TCP的拥塞控制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慢启动(Slow Start):
- 在连接刚开始时,TCP的拥塞窗口设置较小(通常为1个MSS),每当确认收到数据时,拥塞窗口就会加倍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确保了网络没有快速被淹没。
- 当拥塞窗口达到一个阈值(ssthresh)时,慢启动阶段结束,进入拥塞避免阶段。
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
- 当拥塞窗口达到阈值后,TCP进入拥塞避免阶段,窗口增长的方式变为线性增长,每收到一个ACK,就增加一个MSS的数据量。
- 这种方式的目的是逐渐增加发送速率,而不让网络出现剧烈波动。
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Fast Retransmit and Fast Recovery):
- 如果接收方发现有丢失的数据包,会立即发送重复确认(Duplicate ACK)通知发送方。发送方在收到三个相同的确认号后,会立即重传丢失的数据包,而不是等到超时。
- 快速恢复阶段在丢包后的网络恢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减少拥塞窗口的大小并快速恢复网络连接。
慢启动门限(ssthresh):
- 在TCP拥塞控制过程中,慢启动的窗口大小在出现丢包时会调整为一个新的较小值,这个值通常是丢包前的窗口大小的一半。此时,拥塞窗口将进入慢启动阶段重新增长。
3.2. 拥塞控制的作用
拥塞控制确保了在网络负载较高时,TCP可以通过动态调整发送窗口来避免过度的数据传输,从而防止网络出现严重的拥塞,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4. 总结
TCP协议的可靠传输、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是确保数据在网络中高效、可靠传输的关键机制:
- 可靠传输通过序列号、确认应答、超时重传和校验和等机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顺序性。
- 流量控制使用滑动窗口机制确保发送方不会发送超过接收方缓冲区能力的数据,避免溢出。
- 拥塞控制通过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等算法,动态调整发送速率,防止网络拥塞。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保障了TCP协议在各种网络环境中的高效和可靠传输。